读者最常询问的问题

1 如何成为南先生的学生?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 悟道前的准备
每个学生都有他心中老师的形象,如果你看我,而我并不如你原来所想象的那样子,我没能达成你的期望,所以你就会认为我并不是一个好老师,不过这不是寻找老师的好方法,决心与信念及渴望才是你寻找的方法。
怎样可以找到正确的上师呢?经上有一句话说:「弟子准备就绪,上师就出现」你没有准备好,就是他在,你也不会注意到,或是有任何反应,就像你不知道如何鉴别钻石,那么在有钻石的地方,你拾到了也会当成一粒玻璃把它丢掉;你不知道二者之间的区别,更可能你会拿了一粒玻璃当钻石,终其生在那儿磨着。
寻找期间,学生或许会因为太注重知性的层次,而忽略了真觉;相反的,也可能太过情绪化,忽略了理解,情绪化的道路和智性的道路都非常危险,二者都会使「我执」越来越强; 不相信锻炼和戒律是不能悟道的,上师不会应允这种学生的期望。
一个真正的灵性上师,会去寻找好的学生,有些征象可以令他知道谁准备好了,没有学生骗得过上师的眼睛,上师很容易知道学生准备得有多好,他若查知学生还没有准备好,他会慢慢地指引他,使他能接受更高的指导,灯油准备妥当,上师就会来点燃灯,这是他的工作,让每盏灯都放射出神性的光芒。
不应担忧谁来引导我们,重要的问题是:我准备好了没有?耶稣有十二门徒,他帮助许多人,但是他只告诉少数几个人智能的奥秘;只有少数人了解登山宝训,多数人不知道,没有行走在灵修道上的人不会了解,比方说:「一个人为什么要谦恭且贫穷?」
上师教导的方法很多,有时候充满神秘,他经由语言和行动教导,但是有时候不借用任何口语的交流,我常常觉得超越言语,在直觉的源头的教诲是最重要的。
应以「爱」做你的世间事,「爱」在灵修的道路上能帮助你进步,你的确需要一位上师引领你,帮助你;你需要一个上师作为工具,去探得心中的上师,有时候你会很自信,并且决定:「我不需要一位上师」,这是我慢的言辞,你要消除这骄傲。
       如果你是好的学生就不会碰到坏的上师;反过来说亦真,你是坏的学生就不会碰到好的上师,为什么一个好的上师要对坏的学生负责?没有人要收破烂的,你要找上师,先往内在去找,成为一个瑜珈行者当知道自己的状况;自己努力,不要借口说我没有一个老师,问问自己够资格否?有这种吸引力吗?
有一次我跟上师抱怨,说他不教我,他就说:「来,来,暂时我做你的学生,你做老师;以前我怎么做现在你照着怎么做。」
     我跟他说:「上师,我不知道怎么做。」
     他说:「不要怕,你会知道的。」然后他闭起眼睛来到我面前,手上拿了一个碗,碗内有一个洞,说:「上师,给我一些东西。」
     我问:「我怎么给你东西?你的碗里有一个洞。」他张开眼睛说:「你的头也有一个洞在,你却想要跟我要东西。」
增强你的能力,净化你自己,求得内在的力量,神就会来跟你说:「我要进入这间活的殿堂。」准备自己这种情况,移走不净,你会发现真理就在你的中心。
     我认识的许多出家人和老师中,只有少数几个人悟道了,有一次我提出问题说:「上师,为什么许多被称为高僧或圣人的人,根本没资格当老师,却自居或被奉为老师?他们应该去当学生的,世人都受骗了」。
     他笑笑说:「你知道园中的花朵都有篱保护,这些人可算是上帝差遣来保护我们的,让他们佯装吧!有一天他们也会完全了悟的,现在他们只是在欺骗自己。」
     要想遇到一位完全证悟的上师,首先必须准备自己,届时你就能够攀过这些篱笆。
     没有世俗职责的出家人,仍然带着宿世所种下来的压力,根深蒂固的压力,想要消除压力,得到自在,也要费很长时间,方法是要不断的摄取创造性的意念及灵性的种子,若人是走在自我修持的路上,那么洗涤心灵,改变心态是大有可能的事,现代有许多老师公开和表示他所传授的是不需戒律的静坐,他们可能会介绍确实的技巧;但却不去训练学生怎样遵守戒律,这正好象在土里播下种子却不再耕耘,遵守戒律在灵性道上极为重要,在家、出家并非关键,重点在于生活中要有戒律,内在的生命与外在的生活要有桥梁沟通,戒律就是这座桥梁的基础,人不应受到静坐技巧的诱惑,该注意培养是心中的戒律。

喇嘛尊者语
摘自(大师在喜马拉雅山)

      我一生立志发愿,只居学人之位,绝不做人师。大家叫我老师,是大家的谦虚。我永远不会做任何人的老师。
如果要找明师的话,世上应该明师不少,将来如果我发现,会介绍给你们。 

 

2

老古出书速度太慢,能否先流通录音带?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    常有朋友问到并建议老古将南先生授课的录音带做部份流通,但因为南先生考虑到每次上课都是因时因地不同,而对不同听讲对象而讲的课,不是适合每一个人,有时候反倒产生误导那就不好了。也因此,就算现在老古己经将许多上课录音带整理成文字,包括大家时常问起的 「宗镜录」、「维摩诘经」、「中庸」和「老子下卌」等书,南先生还是要一次又一次的亲自一个字一个字校对审稿,不容有一丝马虎。
常有读者抱怨老古的书籍整理出版的太慢,但南先生总是说:「宁愿少出点书,也不要伧促出书,误导了人家,这因果是不得了的严重啊﹗」南先生也再三告诫在大陆的朋友,不要一味以为把南先生的东西加速盗印流通是好事一件,其实让读者误解其中之意所造成的果报是担待不起的。

 

3

网络上能转述南先生的作品给自己的同好?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一段时期以来,有朋友反对老古以「版权」名义要求大家取消网站上张贴南先生著述的做法,我们谨此一并解释如下:  
 一、因缺乏统一监控,通过网络传播,真伪难辨,错漏百出,增删随意。读者虽寡,却足以误导不明真相的受众。无论心物,但凡医药,皆关慧命、身命大事,宜谨慎为之,宁缺毋滥。  
二、南先生历来声明,著述只对自己负责,随时保留修改权(南先生对著述从未非常满意),因此,南先生的真实意见没有定论,不希望网上妄传,以乱视听,徒增众生口业。  
三、老古文化公司”数十年来,遵从南先生教诲,"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",出书谨慎,不逐世利,因而维持经营,非"以利为利"之徒。  
四、 须知"版权"乃出版机构生存之命脉,"老古"是大家的,但也只有一家。由衷感激大家的理解、配合和支持,感谢同学们的一片好心。

 

4

有人在大陆自称代师传道是真的吗?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      近来传闻,有人在北京以及大陆各地,自称是我门生弟子,宣扬禅宗,传授禅学,而且还背上我本人照片,自称是代师传道,显系从事学术诈骗及毁谤名誉行为。本人一生,除在各大学学府正式授课之外,从来不以师道自居 ,私自收授门徒,传授禅学及道法,如有此举,等于以此招摇捏怪 ,蒙骗世俗,诬蔑先圣先贤正法眼藏。如有少数不良份子,以耳食 唾余,旁听戏论,藉此而谋衣食生活,诚为可耻可鄙。
       自古以来正统禅宗之徒,皆以「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」为指归 ,从来皆超然物外,逃名遯世犹恐不及,何至自我宣传而欺世盗名为事。 
特此驰函先行声明。

 

5

老古日前收到一位读者来函,信中对老古之友的答问型式有所疑问,有鉴于这也许是其它读友的共同问题,因此把来信及答复刊出,望能为其它有相同疑问的读友解惑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
读者来函

  尊敬的老师: 
  你好!很是冒昧,打搅了。 我是一名身在祖国大陆的在校大学生,刚刚登过南老师的老古网站。看后有一些想法,忍不住要说。 
  看到南老师的老古网站,我有一种久旱逢甘露的欣喜。真的,南老师一直是我非常崇敬的大师,是他给了我许多迷途的指点。在这里特向南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,祝他老人家永远康乐。 
  另外,我想对网站中的“老古之友座谈会”谈一些看法。 
  首先,我要说的是那位给老古朋友解疑答难的老师〈我的理解你不应该是南老师吧〉。你好,老师,我坦言:我对你的回答不甚满意。也许,向你问问题的朋友才疏学浅,问题可能有些幼稚,但他们都是在迷茫或痛苦的思索中徘徊很久才向你问的。可以说,他们都是抱着极大的诚意和希望,他们希望你或者南老师能给指点迷津。可你在回答中经常使用“机缘未到,到时自然...”,“你自己参参吧”和“多读书”之类的话语。也许你说的很对,可这很可能会让那些朋友伤心,失望。他们需要的是哪怕稍微具体点的指引而非模糊的答案。再说,你在这里代表的是南老师,这一栏目的宗旨也就是为迷途中的朋友指路,你应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。先贤不是说过“诲人不倦”嘛。 
  还有,网站对这一栏目要做一些改进。你想,一个朋友向你问一个问题,可答案却在很久以后才能出来,这样“解疑答难”效率不高,“济人”的目的达不到,很是会影响朋友们的上网积极性。我想在这一方面公司或网站应加强人力的投入和进行技术性创新。 
好了,恕我言语浅陋,望请包涵! 
  此致 
  敬礼 



老古回复

亲爱的读友: 
  你好,感谢你的来信与建议,也已了解你信中的意思。 
 在网站上「老古之友座谈会」此一项目中,针对书友提出的问题,答复虽然简短,但这些回答是认真谨慎的,只字词组或长篇大论,并无轻重之别。 
 提及求问一事,介谌禅师曾有言:「我若说有尔为有碍。我若说无尔为无碍。我若横说尔又跨不过。我若竖说尔又跳不出。」 
 学佛或学任何东西都是漫漫长路,总要自己参究,才能真明白。书海无涯,几乎每一本经书都能为大部分的人生问题提供解答,「多读书」、「自己参究」,是期望能提点发问的人多思考、多读书、多研究,因为唯有真下过苦心,工夫和智能才会是自己的。
  从另一方面来说,释迦牟尼佛有三不能:不能度无缘、不能度尽众生、不能灭定业」。即使是佛也不能度无缘之人,何况凡人?有些书友的提问,我们的答复或书中的讲解都无法对症,纵然为他再加解释,也怕只是再多一层隔阂。这便是佛说的「无缘」,我们能做的也只有提点大家多参究、待机缘了。 
  关于网站架构方面,为顾及时效性及节省资源,「老古之友座谈会」目前已停止更新(在页面上方已有公告),而「书友讨论区」则是纯粹开放给书友彼此进行各种讨论,日后亦将不在版面上回答问题,因为工作太多太忙了。


读者回复

尊敬的老师: 
您好! 
非常高兴看到你的回信,你的一番话语让我更加认识到自己的浅陋无知,放心老师,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的,多读书,多思考,多实践。一定以南老师的智能话语作为人生道路上的明灯进行人生之旅。 
谢谢老师,谢谢南老师!

回上页